top of page

書簡_叛逆就是哲學的開始

  • Writer: The Caveman Center
    The Caveman Center
  • Jul 2, 2018
  • 2 min read

書名:叛逆就是哲學的開始

作者:飲茶

分類:思想、哲學

書本大意:

作者在此書以簡明的文字分析著近代的哲學,從中,他發現每個時代的哲學都有著一個共通點,即是毫不留情的抨擊當時的價值觀。

對於作者而言,哲學的形成即是_質疑固有事物X發現前所未有的觀點X建立新價值,理性主義因為質疑宗教人士所形成,存在主義因為否定理性主義而出現,結構主義和後結構主義也皆否定當時的價值觀而出現。

除了解說哲人們的超凡哲理,作者更深入剖析哲理背後的原動力──叛逆。哲學家無疑都是思辨大師,但他們不是只依靠著自己的才智成為哲學家,而是善用「叛逆」這個最具原創力的欲望,懷疑世界的存在、質疑人生的意義;他們追求自由、渴望幸福,說得更直接一點,他們希望能夠藉由思辨,「解放」人類加諸在自己身上的禁錮。

心得:

「學生就是好好念書,要聽話,其他的事以後再說」,是的,在我的學生生活中,「讀書」成了學生的首要目標,「聽話」才是學生該做的。在校園裡,同學們的服儀被制約著,秩序被管理著,就連下課放學的活動也被限制著,我們不斷地活在老師及社會的期望下,不斷的被導回「正軌」,成為社會口中所謂的「乖學生」,成為一個只會不斷接受師長口中「正確」作為。

但同時,社會又期望我們成為一個能夠獨立思考的人,向歷史上的各種名人看齊,在學世界史時,誰不稱頌甘地的英勇抵抗及堅定不移的信念呢,在討論蘇格拉底時,誰又不對他被處刑感到惋惜,但當我們透過教育而認識這些精神之餘,卻又不斷地在扼殺這些「思辨」及「叛逆」的作為。在校園內我們只能去做被認為「正確的事」,完全沒有反駁的餘地,從小,我們被規定著頭髮不得超過眉毛、不能穿有顏色的布鞋,只因為學生要有學生的樣子,雖然後者在我高中時被廢除了,當初禁止原因卻依然無從得知,讓我覺得這些是規定似乎不是那麼必要,那我們為何又要去繼續遵守而非去思考這個規定到底有沒有必要性,重新省思我們到底有沒有必要被如此約束。因此,我想,現今我們所需要的並不是更多「只會聽話」的孩子,而是要如同《叛逆就是哲學的開始》一書所言,質疑人們一直以來認為正確的事情,發現前所未有的觀點,並建立新的價值觀與對世界的認知。

「懷疑是走向哲學的第一步,叛逆誕生哲學,哲學觸發叛逆」,這是在這本書內我最喜歡的一句話,叛逆是什麼?曾經我給他的定義是忤逆父母,一個負面的詞彙,但在看完這本書後卻讓我對叛逆有了不一樣的詮釋,叛逆真的如我想像的負面嗎?在看完這本書,我給叛逆一個新的定義_對既有的事物思辨,反思其必要性、正確性,而非一味的去遵守,我想,這正是現在的我們需要去做的。

張育豪/撰寫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